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1)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总 Tau 蛋白(T-Tau)ELISA 检测试剂盒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总 Tau 蛋白(T-Tau)ELISA 检测试剂盒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总 Tau 蛋白(T-Tau)ELISA 检测试剂盒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ELISA 检测试剂盒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ELISA 检测试剂盒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sTREM-2)ELISA 检测试剂盒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磷酸化 Tau 蛋白(p-Tau)ELISA 检测试剂盒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磷酸化 Tau 蛋白(p-Tau)ELISA 检测试剂盒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磷酸化 Tau 蛋白(p-Tau)ELISA 检测试剂盒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神经丝蛋白 L(NFL)ELISA 检测试剂盒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神经丝蛋白 L(NFL)ELISA 检测试剂盒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ELISA试剂盒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小鼠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ELISA试剂盒实验原理 试剂盒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往预先包被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捕获抗体的包被微孔中,依次加入标本、标准品、HRP标记的检测抗体,经过温育并彻底洗涤。用底物TMB显色,TMB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计算样品浓度。保存条件及有效期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血清、血浆、组织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的含量。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小鼠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ELISA试剂盒一、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1.血清:全血标本请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一晚后于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血浆:可用EDTA或肝素作为抗凝剂,标本采集后30分钟内于2 - 8° C 1000 x g离心15分钟,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3.细胞培养物上清或其它生物标本:1000 x 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或将标本放于-20℃或-8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注:标本溶血会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溶血标本不宜进行此项检测。二、标本的稀释原则 首先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了解待测样本的大致含量,确定适当的稀释倍数。只有稀释至标准曲线的范围内,检测的结果才是准确的。稀释的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记录。计算浓度时,稀释了“N”倍,标本的浓度应再乘以“N”。 1.标准品的稀释原则:2瓶,每瓶临用前以样品稀释液稀释至1ml,盖好后静置10分钟以上,然后反复颠倒/搓动以助溶解,其浓度为300 pg/ml,做系列倍比稀释后,分别稀释300 pg/ml,150 pg/ml,75 pg/ml,37.5 pg/ml,18.5 pg/ml,9 pg/ml,4.5 pg/ml,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标准浓度0 pg/ml,临用前15分钟内配制。 如配制150 pg/ml标准品:取0.5ml(不要少于0.5ml)300 pg/ml的上述标准品加入含0.5ml样品稀释液的Eppendorf管中,混匀即可,其余浓度以此类推。2.生物素标记抗体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0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的稀释原则: 临用前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稀释,稀释前根据预先计算好的每次实验所需的总量配制(每孔100μl),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0.1-0.2ml。如1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加990μ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稀释液 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 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请提前配置好所有试剂,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每次检测都应该做标准曲线。如样品浓度过高时,用样品稀释液进行稀释,以使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 小鼠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ELISA试剂盒三、操作步骤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取1μl生物素标记抗体加99μl生物素标记抗体稀释液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4.每孔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同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 100μ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蓝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四、试剂盒使用小技巧1. 用户在初次使用试剂盒时,应将各种试剂管离心数分钟,以便试剂集中到管底。2. 每次实验留一孔作为空白调零孔,该孔不加任何试剂,只是**加底物溶液及2N H2SO4。测量时先用此孔调OD值至零。 3. 为防止样品蒸发,试验时将反应板放于铺有湿布的密闭盒内,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 4. 未使用完的酶标板或者试剂,请于2-8℃保存。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请依据所需的量配置使用。请勿重复使用已稀释过的标准品、生物素标记抗体工作液或、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工作液。 5. 建议检测样品时均设双孔测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洗板方法 手工洗板方法:吸去(不可触及板壁)或甩掉酶标板内的液体;在实验台上铺垫几层吸水纸,酶标板朝下用力拍几次;将推荐的洗涤缓冲液至少0.3ml注入孔内,浸泡1-2分钟。根据需要,重复此过程数次。 自动洗板:如果有自动洗板机,应在熟练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实验过程中。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对数坐标),OD值为纵坐标(普通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五、技术小提示1.当混合蛋白溶液时应尽量轻缓,避免起泡。2. 洗涤过程非常重要,不充分的洗涤易造成假阳性。 3. 一次加样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做复孔。 5. 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请先稀释后再测定,计算时请乘以稀释倍数。 6. 在配制标准品、检测溶液工作液时,请以相应的稀释液配制,不能混淆。 7. 底物请避光保存。 8. 不要用其它生产厂家的试剂替换试剂盒中的试剂。 六、注意事项1.收集标本前必须清楚要检测的成份是否足够稳定。对收集后当天进行检测的标本,储存在4 ℃备用,如有特殊原因需要周期收集标本, 将标本及时分装后放在-20 ℃或-70 ℃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2.标本2 -8 ℃可保存48 小时,-20 ℃可保存1 个月。-70度可保存6 个月。3.部分激素类标本需添加抑肽酶。 4.计算方法: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OD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七、试剂盒性能1.样品线性回归与预期浓度相关系数R值为0.92以上。2.批内与批见应分别小于9%和15% 八、保存条件及有效期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个月
3-磷酸甘油酸激酶(PGK)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无溶血、脂血、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求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分光光度法:主流测定体系为1mL,测试仪器分光光度计,能够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微量法:主流测定体系为0.2mL,测试仪器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更加简便快捷。试剂盒规格中是100管和50管是什么意思?(1)50管/48样:50管指能够做50次测定,48样指可以测试48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16个样品。其中有2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50管/24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8个(假设做3次重复)(2)100管/96样:100管指能够做100次测定,96样指可以测定96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32个样品。其中有4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注意由于瓶璧和移液器吸附等,通常要比理论测定次数少1~3次。其它规格的含义依次类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00管/48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16个(假设做3次重复)。如何防止试剂盒失效? 不要过早订购,以免试剂盒失效.收到试剂盒后,检查外包装是否正常。马上打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核对试剂数量是否正确,注意瓶中试剂状态是否与说明书一致。如果有问题,或者怀疑,马上联系公司销售,进行确认。如果没有问题,请务必按照说明书进行试剂的保存。注意,不同试剂,可能需要分别保存在常温(25°℃)、4℃和-20℃,务必分别按照要求保存,不要整个试剂盒放置于冰箱。如何进行预测定?(1)务必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预测定,以确定该试剂盒是否适合您的样品,以免造成试剂盒和样品的浪费。(2)选择2~3个预期差异比较大的样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仪器工作状态,操作规范,控制好测定条件,尤其是温度。(3)如实与公司销售沟通预测定结果,公司技术人员会确认测定结果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您的测定结果可靠。荧 光 分 析 法 荧光分析法是指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分子经历一个碰撞及发射的去激发过程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有些物质本身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这就需要把不发射荧光的物质转化成能发射荧光的物质。例如用某些试剂(如荧光染料),使其与不发射荧光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各种络合物能发射荧光,再进行测定。因此荧光试剂的使用,对一些原来不发荧光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进行荧光分析打开了大门,扩展了分析的范围。比色皿有哪些规格?(1)常量比色皿,如1mL和3mL等,常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1mL体系,只能用1mL比色皿,不可以用更大体积的比色皿,否则试剂量不够,无法正常比色。(2)微量比色皿,如0.25mL和0.5mL等,微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0.25mL比色皿。一般客户都选择使用标仪(需要自备酶标板)(3)紫外波长检测需要石英比色皿,不可以用普通玻璃比色皿。(4)不同规格的比色皿,其外观大小是一致的,都是1cm光径(也有0.5cm光径的比色皿,不常见,也可以用,但是计算时要注意修改计算公式),其内容积差异在于壁的厚度。代测的优点(1)更加省事儿,完全不必为测定犯难。用户只要提供样品和想测定的指标,就不再需要为测定操心了,不再受到操作技能、仪器设备和时间的限制,就等着拿到数据写论文。(2)测定数据更有保障。严格的测定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测定结果的真实可靠。yy易游体育 还建立了免费预测定制度。(3)防止样品损失无论是用户自己完成测定全过程,还是购买试剂盒完成测定,都可能因为缺乏测定经验,导致测定失败,从而损失样品的情况。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而言,样品是*珍贵的。样品一旦损失,轻则造成研究进度被耽搁,重则造成研究完全失败!代测能够充分保证测定成功,从而防止了样品损失。当然,样品质量是测定成功的前提,而且样品质量只有用户自己才能控制和保证。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基本原理 生化检测试剂盒,又称生化试剂盒,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成分、动力学及化学反应等技术制备的试剂盒,用于检测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领域中特定的生物分子或化学物质。生化检测试剂盒包括底物、酶试剂盒、探针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常用的是底物-酶法。底物-酶法是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基本原理。在该过程中,底物与酶在细胞膜上结合形成基质酶,进而形成底物-酶复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底物-酶复合物逐渐分解,释放出分子小的底物和分子大的未完全消化的底物。未完全消化的底物可以被一系列的酶代谢,同时底物、酶和代谢产物都会对复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好无溶血、脂血、黄-疸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好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 量 分 析 法 微量分析(Microanalysis)在化学分析中,其试样重量为1-10mg的化学分析方法称为微量分析。有微量定性分析和微量定量分析之分,定性常采用点滴反应和显微结晶反应等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常用重量、容量及仪器等分析方法。在以试样重量不同的分析分类中还有半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等。微 量 和 超 微 量 分 析 微量、超微量分析和常量分析主要的差别是取样的不同。一般称样在0.01克~0.001克者为微量分析,小于0.001克者为超微量分析。正因为样品很少,所以在分析操作上也和常量分析很不相同。例如沉淀物的溶解度、指示剂的误差等对常量分析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在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时就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尤其是超微量分析要求更严格,须考虑到溶液本身在空气中的蒸发,因此在进行滴定时必缓在潮湿的空气中进行。 一般微量分析用的器皿都很小,按其要求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各种仪器分析法经过适当的改进后,可以直接应用在微量分析上。超微量分析由于样品太少,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所有的分析操作(如沉淀和濡定等),某些仪器分析(如电位滴定,电解和电导等),也可用来作为超微量分析之用。 微量分析在研究工作中用得极广。尤其是在进行稀有元素化学研究时,在解决地球化学同题,研究某些稀有元素矿物粗成及其分配规律时,往往只能得到极少的样品,在这选种情况下一般的常量分析法是无法进行分析的,只有靠微量分析法来解决。另外,在生物化学中微量分析的应用更是普遍3-磷酸甘油酸激酶(PGK)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测定意义:辅酶NAD(H)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NAD+是糖酵解(EMP)和三羧酸循环(TCA)的主要氢受体,生成的 NADH 经呼吸电子链(ETC)传递把电子交给氧,在合成 ATP 的同时,形成大量的 ROS,同时 NADH 再生为 NAD+。糖、脂、蛋白质三大代谢物质分解中的氧化反应绝大部分通过这一体系完成。NAD(H)含量和 NADH/NAD+比值的高低可用于评价糖酵解和 TCA 循环的强弱。较高的NAD(H)及 NADH/NAD+比值说明细胞呼吸耗氧量较高,处于过氧化状态。此外,NADH/NAD+比值升高也可抑制糖酵解和 TCA 循环。另外,NAD+降解产物对细胞信号传导、代谢和基因表达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测定原理:分别用酸性和碱性提取液提取样品中 NAD+和 NADH,NADH 通过 PMS 的递氢作用,还原氧化型噻唑蓝(MTT)为甲瓒,在 570nm 下检测吸光值;而 NAD+可被乙醇脱氢酶还原为 NADH,进一步采用 MTT 还原法检测。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酶标仪、台式离心机、移液器、96 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试剂的组成和配制:酸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碱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 10 mL×1 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 3 mL×1 瓶,4℃保存;试剂三:粉剂×1 瓶,-20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四:粉剂×1 瓶,4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五:液体 3.6mL×1 瓶,4 ℃保存;试剂六:液体 30mL×1 瓶,4 ℃保存;试剂七:液体 50mL×1 瓶,4 ℃保存。NAD+和 NADH 的提取:1 血清(浆)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 血清(浆),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血清(浆),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2 组织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酸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碱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3 细胞或细菌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充分混匀,静置 5min 后,20000g,25℃离心 5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混匀,取 200μL 转移至微量石英比色皿或 96 孔板中,570nm 下读取对照吸光值 A1 和测定管吸光值 A2,计算△A=A2-A1。注意事项:1、如果一次性测定样本数较多,可将试剂一、二、三和四按比例配成混合液。2、对照管和测定管的测定步骤的区别:对照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马上加试剂六;测定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反应 20min 后再加试剂六。3、反应过程中注意避光。4、若 NAD+测定中△A(A2-A1)≤0.0302,NADH 测定中△A(A2-A1)≤0.0222,说明样本中辅酶含量较低,已低于检测限,可做如下调整:(1)将测定管避光静置时间 20min 延长到 60min;(2)在提取阶段增加取样量,即取 0.2g 样本或 0.2mL 样本加入 1mL 提取液。5、由于每一个测定管需要设一个对照管,本试剂盒 100 管保证测 48 个 NAD+或 NADH.NAD+和 NADH 含量的计算:(一) NAD+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75x + 0.0302,R2 = 0.9978;其中 y 为△A,x 为 NAD+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含量计算NAD+含量(nmol/mL)=[(△A -0.0302)÷0.1475×V1) ]÷(V3×V1÷V2)=135.6×(△A -0.030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nmol/mg prot)=[(△A -0.0302)÷0.1475×V1)]÷(V1×Cpr)= 6.8×(△A -0.030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nmol/g 鲜重)= [(△A -0.0302)÷0.1475×V1)]÷(W×V1÷V2)= 13.6×(△A -0.030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nmol/104 cell)=[(△A -0.0302)÷0.1475×V1)]÷(500×V1÷V2)=0.027×(△A -0.0302)(二)NADH 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04x + 0.0222,R2 = 0.9976;其中 y 为△A,x 为 NADH 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H 含量计算NADH 含量(nmol/mL)= [ (△A -0.0222)÷0.1404×V1) ]÷(V3×V1÷V2)= 142.5×(△A -0.022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H 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H (nmol/mg prot)= [ (△A -0.0222)÷0.1404×V1) ]÷(V1×Cpr)= 7.1×(△A -0.022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H (nmol/g 鲜重)=[(△A -0.0222)÷0.1404×V1) ]÷(W×V1÷V2)= 14.2×(△A -0.022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H (nmol/104 cell)= [ (△A -0.0222)÷0.1404×V1) ]÷(500×V1÷V2)=0.028×(△A -0.0222)V1:加入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2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2mL;V3:加入血清(浆)体积:0.1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W:样本质量,g;500:细胞或细菌总数,500 万。注 意: 检测限为 0.1nmol/mL 或 0.1nmol/g 鲜重 或 0.001nmol/mg prot
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无溶血、脂血、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求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分光光度法:主流测定体系为1mL,测试仪器分光光度计,能够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微量法:主流测定体系为0.2mL,测试仪器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更加简便快捷。试剂盒规格中是100管和50管是什么意思?(1)50管/48样:50管指能够做50次测定,48样指可以测试48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16个样品。其中有2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50管/24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8个(假设做3次重复)(2)100管/96样:100管指能够做100次测定,96样指可以测定96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32个样品。其中有4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注意由于瓶璧和移液器吸附等,通常要比理论测定次数少1~3次。其它规格的含义依次类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00管/48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16个(假设做3次重复)。如何防止试剂盒失效? 不要过早订购,以免试剂盒失效.收到试剂盒后,检查外包装是否正常。马上打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核对试剂数量是否正确,注意瓶中试剂状态是否与说明书一致。如果有问题,或者怀疑,马上联系公司销售,进行确认。如果没有问题,请务必按照说明书进行试剂的保存。注意,不同试剂,可能需要分别保存在常温(25°℃)、4℃和-20℃,务必分别按照要求保存,不要整个试剂盒放置于冰箱。如何进行预测定?(1)务必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预测定,以确定该试剂盒是否适合您的样品,以免造成试剂盒和样品的浪费。(2)选择2~3个预期差异比较大的样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仪器工作状态,操作规范,控制好测定条件,尤其是温度。(3)如实与公司销售沟通预测定结果,公司技术人员会确认测定结果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您的测定结果可靠。荧 光 分 析 法 荧光分析法是指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分子经历一个碰撞及发射的去激发过程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有些物质本身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这就需要把不发射荧光的物质转化成能发射荧光的物质。例如用某些试剂(如荧光染料),使其与不发射荧光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各种络合物能发射荧光,再进行测定。因此荧光试剂的使用,对一些原来不发荧光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进行荧光分析打开了大门,扩展了分析的范围。比色皿有哪些规格?(1)常量比色皿,如1mL和3mL等,常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1mL体系,只能用1mL比色皿,不可以用更大体积的比色皿,否则试剂量不够,无法正常比色。(2)微量比色皿,如0.25mL和0.5mL等,微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0.25mL比色皿。一般客户都选择使用标仪(需要自备酶标板)(3)紫外波长检测需要石英比色皿,不可以用普通玻璃比色皿。(4)不同规格的比色皿,其外观大小是一致的,都是1cm光径(也有0.5cm光径的比色皿,不常见,也可以用,但是计算时要注意修改计算公式),其内容积差异在于壁的厚度。代测的优点(1)更加省事儿,完全不必为测定犯难。用户只要提供样品和想测定的指标,就不再需要为测定操心了,不再受到操作技能、仪器设备和时间的限制,就等着拿到数据写论文。(2)测定数据更有保障。严格的测定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测定结果的真实可靠。yy易游体育 还建立了免费预测定制度。(3)防止样品损失无论是用户自己完成测定全过程,还是购买试剂盒完成测定,都可能因为缺乏测定经验,导致测定失败,从而损失样品的情况。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而言,样品是*珍贵的。样品一旦损失,轻则造成研究进度被耽搁,重则造成研究完全失败!代测能够充分保证测定成功,从而防止了样品损失。当然,样品质量是测定成功的前提,而且样品质量只有用户自己才能控制和保证。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基本原理 生化检测试剂盒,又称生化试剂盒,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成分、动力学及化学反应等技术制备的试剂盒,用于检测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领域中特定的生物分子或化学物质。生化检测试剂盒包括底物、酶试剂盒、探针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常用的是底物-酶法。底物-酶法是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基本原理。在该过程中,底物与酶在细胞膜上结合形成基质酶,进而形成底物-酶复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底物-酶复合物逐渐分解,释放出分子小的底物和分子大的未完全消化的底物。未完全消化的底物可以被一系列的酶代谢,同时底物、酶和代谢产物都会对复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好无溶血、脂血、黄-疸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好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 量 分 析 法 微量分析(Microanalysis)在化学分析中,其试样重量为1-10mg的化学分析方法称为微量分析。有微量定性分析和微量定量分析之分,定性常采用点滴反应和显微结晶反应等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常用重量、容量及仪器等分析方法。在以试样重量不同的分析分类中还有半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等。微 量 和 超 微 量 分 析 微量、超微量分析和常量分析主要的差别是取样的不同。一般称样在0.01克~0.001克者为微量分析,小于0.001克者为超微量分析。正因为样品很少,所以在分析操作上也和常量分析很不相同。例如沉淀物的溶解度、指示剂的误差等对常量分析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在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时就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尤其是超微量分析要求更严格,须考虑到溶液本身在空气中的蒸发,因此在进行滴定时必缓在潮湿的空气中进行。 一般微量分析用的器皿都很小,按其要求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各种仪器分析法经过适当的改进后,可以直接应用在微量分析上。超微量分析由于样品太少,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所有的分析操作(如沉淀和濡定等),某些仪器分析(如电位滴定,电解和电导等),也可用来作为超微量分析之用。 微量分析在研究工作中用得极广。尤其是在进行稀有元素化学研究时,在解决地球化学同题,研究某些稀有元素矿物粗成及其分配规律时,往往只能得到极少的样品,在这选种情况下一般的常量分析法是无法进行分析的,只有靠微量分析法来解决。另外,在生物化学中微量分析的应用更是普遍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FBA)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测定意义:辅酶NAD(H)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NAD+是糖酵解(EMP)和三羧酸循环(TCA)的主要氢受体,生成的 NADH 经呼吸电子链(ETC)传递把电子交给氧,在合成 ATP 的同时,形成大量的 ROS,同时 NADH 再生为 NAD+。糖、脂、蛋白质三大代谢物质分解中的氧化反应绝大部分通过这一体系完成。NAD(H)含量和 NADH/NAD+比值的高低可用于评价糖酵解和 TCA 循环的强弱。较高的NAD(H)及 NADH/NAD+比值说明细胞呼吸耗氧量较高,处于过氧化状态。此外,NADH/NAD+比值升高也可抑制糖酵解和 TCA 循环。另外,NAD+降解产物对细胞信号传导、代谢和基因表达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测定原理:分别用酸性和碱性提取液提取样品中 NAD+和 NADH,NADH 通过 PMS 的递氢作用,还原氧化型噻唑蓝(MTT)为甲瓒,在 570nm 下检测吸光值;而 NAD+可被乙醇脱氢酶还原为 NADH,进一步采用 MTT 还原法检测。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酶标仪、台式离心机、移液器、96 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试剂的组成和配制:酸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碱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 10 mL×1 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 3 mL×1 瓶,4℃保存;试剂三:粉剂×1 瓶,-20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四:粉剂×1 瓶,4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五:液体 3.6mL×1 瓶,4 ℃保存;试剂六:液体 30mL×1 瓶,4 ℃保存;试剂七:液体 50mL×1 瓶,4 ℃保存。NAD+和 NADH 的提取:1 血清(浆)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 血清(浆),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血清(浆),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2 组织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酸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碱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3 细胞或细菌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充分混匀,静置 5min 后,20000g,25℃离心 5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混匀,取 200μL 转移至微量石英比色皿或 96 孔板中,570nm 下读取对照吸光值 A1 和测定管吸光值 A2,计算△A=A2-A1。注意事项:1、如果一次性测定样本数较多,可将试剂一、二、三和四按比例配成混合液。2、对照管和测定管的测定步骤的区别:对照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马上加试剂六;测定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反应 20min 后再加试剂六。3、反应过程中注意避光。4、若 NAD+测定中△A(A2-A1)≤0.0302,NADH 测定中△A(A2-A1)≤0.0222,说明样本中辅酶含量较低,已低于检测限,可做如下调整:(1)将测定管避光静置时间 20min 延长到 60min;(2)在提取阶段增加取样量,即取 0.2g 样本或 0.2mL 样本加入 1mL 提取液。5、由于每一个测定管需要设一个对照管,本试剂盒 100 管保证测 48 个 NAD+或 NADH.NAD+和 NADH 含量的计算:(一) NAD+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75x + 0.0302,R2 = 0.9978;其中 y 为△A,x 为 NAD+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含量计算NAD+含量(nmol/mL)=[(△A -0.0302)÷0.1475×V1) ]÷(V3×V1÷V2)=135.6×(△A -0.030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nmol/mg prot)=[(△A -0.0302)÷0.1475×V1)]÷(V1×Cpr)= 6.8×(△A -0.030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nmol/g 鲜重)= [(△A -0.0302)÷0.1475×V1)]÷(W×V1÷V2)= 13.6×(△A -0.030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nmol/104 cell)=[(△A -0.0302)÷0.1475×V1)]÷(500×V1÷V2)=0.027×(△A -0.0302)(二)NADH 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04x + 0.0222,R2 = 0.9976;其中 y 为△A,x 为 NADH 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H 含量计算NADH 含量(nmol/mL)= [ (△A -0.0222)÷0.1404×V1) ]÷(V3×V1÷V2)= 142.5×(△A -0.022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H 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H (nmol/mg prot)= [ (△A -0.0222)÷0.1404×V1) ]÷(V1×Cpr)= 7.1×(△A -0.022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H (nmol/g 鲜重)=[(△A -0.0222)÷0.1404×V1) ]÷(W×V1÷V2)= 14.2×(△A -0.022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H (nmol/104 cell)= [ (△A -0.0222)÷0.1404×V1) ]÷(500×V1÷V2)=0.028×(△A -0.0222)V1:加入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2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2mL;V3:加入血清(浆)体积:0.1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W:样本质量,g;500:细胞或细菌总数,500 万。注 意: 检测限为 0.1nmol/mL 或 0.1nmol/g 鲜重 或 0.001nmol/mg prot
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无溶血、脂血、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求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量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区别?分光光度法:主流测定体系为1mL,测试仪器分光光度计,能够大限度地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要。微量法:主流测定体系为0.2mL,测试仪器或分光光度计,测定更加简便快捷。试剂盒规格中是100管和50管是什么意思?(1)50管/48样:50管指能够做50次测定,48样指可以测试48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16个样品。其中有2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50管/24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8个(假设做3次重复)(2)100管/96样:100管指能够做100次测定,96样指可以测定96个样品,如果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那么只能测定32个样品。其中有4次测定用于空白管或者对照管。注意由于瓶璧和移液器吸附等,通常要比理论测定次数少1~3次。其它规格的含义依次类推。值得特别注意的是,100管/48样中由于每个样品测定都需要做对照,因此能够测定样品的数量仅为16个(假设做3次重复)。如何防止试剂盒失效? 不要过早订购,以免试剂盒失效.收到试剂盒后,检查外包装是否正常。马上打开,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核对试剂数量是否正确,注意瓶中试剂状态是否与说明书一致。如果有问题,或者怀疑,马上联系公司销售,进行确认。如果没有问题,请务必按照说明书进行试剂的保存。注意,不同试剂,可能需要分别保存在常温(25°℃)、4℃和-20℃,务必分别按照要求保存,不要整个试剂盒放置于冰箱。如何进行预测定?(1)务必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预测定,以确定该试剂盒是否适合您的样品,以免造成试剂盒和样品的浪费。(2)选择2~3个预期差异比较大的样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注意仪器工作状态,操作规范,控制好测定条件,尤其是温度。(3)如实与公司销售沟通预测定结果,公司技术人员会确认测定结果是否正常,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您的测定结果可靠。荧 光 分 析 法 荧光分析法是指利用某些物质被紫外光照射后处于激发态,激发态分子经历一个碰撞及发射的去激发过程所发生的能反映出该物质特性的荧光,可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由于有些物质本身不发射荧光(或荧光很弱),这就需要把不发射荧光的物质转化成能发射荧光的物质。例如用某些试剂(如荧光染料),使其与不发射荧光的物质生成络合物,各种络合物能发射荧光,再进行测定。因此荧光试剂的使用,对一些原来不发荧光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进行荧光分析打开了大门,扩展了分析的范围。比色皿有哪些规格?(1)常量比色皿,如1mL和3mL等,常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1mL体系,只能用1mL比色皿,不可以用更大体积的比色皿,否则试剂量不够,无法正常比色。(2)微量比色皿,如0.25mL和0.5mL等,微量法试剂盒都是选用0.25mL比色皿。一般客户都选择使用标仪(需要自备酶标板)(3)紫外波长检测需要石英比色皿,不可以用普通玻璃比色皿。(4)不同规格的比色皿,其外观大小是一致的,都是1cm光径(也有0.5cm光径的比色皿,不常见,也可以用,但是计算时要注意修改计算公式),其内容积差异在于壁的厚度。代测的优点(1)更加省事儿,完全不必为测定犯难。用户只要提供样品和想测定的指标,就不再需要为测定操心了,不再受到操作技能、仪器设备和时间的限制,就等着拿到数据写论文。(2)测定数据更有保障。严格的测定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测定结果的真实可靠。yy易游体育 还建立了免费预测定制度。(3)防止样品损失无论是用户自己完成测定全过程,还是购买试剂盒完成测定,都可能因为缺乏测定经验,导致测定失败,从而损失样品的情况。对于生命科学研究而言,样品是*珍贵的。样品一旦损失,轻则造成研究进度被耽搁,重则造成研究完全失败!代测能够充分保证测定成功,从而防止了样品损失。当然,样品质量是测定成功的前提,而且样品质量只有用户自己才能控制和保证。生化检测试剂盒的基本原理 生化检测试剂盒,又称生化试剂盒,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成分、动力学及化学反应等技术制备的试剂盒,用于检测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领域中特定的生物分子或化学物质。生化检测试剂盒包括底物、酶试剂盒、探针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常用的是底物-酶法。底物-酶法是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的基本原理。在该过程中,底物与酶在细胞膜上结合形成基质酶,进而形成底物-酶复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底物-酶复合物逐渐分解,释放出分子小的底物和分子大的未完全消化的底物。未完全消化的底物可以被一系列的酶代谢,同时底物、酶和代谢产物都会对复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生化试剂盒可以检测的样本类型有哪些? 生化试剂盒的实验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理论上是不受生物种属及样本类型的限制。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通常只分样本类型,不分种属。但是某些指标在不同种属或类型样本中的提取方式不同。因此,具体情况请参见说明书或与技术支持联系确认。生化试剂盒样本检测的一般要求:1)于生化检测而言,样本*-好无溶血、脂血、黄-疸的现象。组织样本需将血液洗净擦干后再进行称重处理。2)样本处理后*-好尽快进行检测,且保存于冰盒之上,待测。3)样本需澄清,若不澄清,需离心后取上清进行检测(特殊指标除外)。4)样本值应在试剂盒线性范围内,若超过线性范围,需稀释后再进行检测,若低于检测范围,需增加样本浓度后进行检测。微 量 分 析 法 微量分析(Microanalysis)在化学分析中,其试样重量为1-10mg的化学分析方法称为微量分析。有微量定性分析和微量定量分析之分,定性常采用点滴反应和显微结晶反应等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常用重量、容量及仪器等分析方法。在以试样重量不同的分析分类中还有半微量分析和超微量分析等。微 量 和 超 微 量 分 析 微量、超微量分析和常量分析主要的差别是取样的不同。一般称样在0.01克~0.001克者为微量分析,小于0.001克者为超微量分析。正因为样品很少,所以在分析操作上也和常量分析很不相同。例如沉淀物的溶解度、指示剂的误差等对常量分析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在微量和超微量分析时就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尤其是超微量分析要求更严格,须考虑到溶液本身在空气中的蒸发,因此在进行滴定时必缓在潮湿的空气中进行。 一般微量分析用的器皿都很小,按其要求的不同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各种仪器分析法经过适当的改进后,可以直接应用在微量分析上。超微量分析由于样品太少,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所有的分析操作(如沉淀和濡定等),某些仪器分析(如电位滴定,电解和电导等),也可用来作为超微量分析之用。 微量分析在研究工作中用得极广。尤其是在进行稀有元素化学研究时,在解决地球化学同题,研究某些稀有元素矿物粗成及其分配规律时,往往只能得到极少的样品,在这选种情况下一般的常量分析法是无法进行分析的,只有靠微量分析法来解决。另外,在生物化学中微量分析的应用更是普遍磷酸丙糖异构酶(TPI)测试盒本品用于科研实验,不用于临床。测定意义:辅酶NAD(H)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NAD+是糖酵解(EMP)和三羧酸循环(TCA)的主要氢受体,生成的 NADH 经呼吸电子链(ETC)传递把电子交给氧,在合成 ATP 的同时,形成大量的 ROS,同时 NADH 再生为 NAD+。糖、脂、蛋白质三大代谢物质分解中的氧化反应绝大部分通过这一体系完成。NAD(H)含量和 NADH/NAD+比值的高低可用于评价糖酵解和 TCA 循环的强弱。较高的NAD(H)及 NADH/NAD+比值说明细胞呼吸耗氧量较高,处于过氧化状态。此外,NADH/NAD+比值升高也可抑制糖酵解和 TCA 循环。另外,NAD+降解产物对细胞信号传导、代谢和基因表达等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测定原理:分别用酸性和碱性提取液提取样品中 NAD+和 NADH,NADH 通过 PMS 的递氢作用,还原氧化型噻唑蓝(MTT)为甲瓒,在 570nm 下检测吸光值;而 NAD+可被乙醇脱氢酶还原为 NADH,进一步采用 MTT 还原法检测。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酶标仪、台式离心机、移液器、96 孔板、研钵、冰和蒸馏水。试剂的组成和配制:酸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碱性提取液:液体 50mL×1 瓶,4℃保存;试剂一:液体 10 mL×1 瓶,4℃保存;试剂二:液体 3 mL×1 瓶,4℃保存;试剂三:粉剂×1 瓶,-20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四:粉剂×1 瓶,4 ℃保存,用时加入 3mL 蒸馏水,混匀,用不完的试剂 4℃保存一周;试剂五:液体 3.6mL×1 瓶,4 ℃保存;试剂六:液体 30mL×1 瓶,4 ℃保存;试剂七:液体 50mL×1 瓶,4 ℃保存。NAD+和 NADH 的提取:1 血清(浆)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 血清(浆),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血清(浆)体积(mL):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mL血清(浆),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2 组织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酸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1:5~10 的比例(建议取约 0.1g 组织,加入 1mL碱性提取液),冰浴研磨,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 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3 细胞或细菌中 NAD+和 NADH 的提取:NAD+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酸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酸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碱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NADH 的提取:先收集细胞或细菌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 个):碱性提取液体积(mL)为 500~1000:1 的比例(建议 500 万细菌或细胞加入 1mL 碱性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 200W,超声 3s,间隔 10s,重复 30 次),95℃水浴 5min(盖紧,以防止水分散失);冰浴中冷却后,10000g 4 ℃离心 10min;取 500μL 上清液,加入 500μL 酸性提取液使之中和,混匀,10000g 4 ℃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充分混匀,静置 5min 后,20000g,25℃离心 5min,弃上清,沉淀中加入:混匀,取 200μL 转移至微量石英比色皿或 96 孔板中,570nm 下读取对照吸光值 A1 和测定管吸光值 A2,计算△A=A2-A1。注意事项:1、如果一次性测定样本数较多,可将试剂一、二、三和四按比例配成混合液。2、对照管和测定管的测定步骤的区别:对照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马上加试剂六;测定管加完试剂一、二、三、四和五后必须反应 20min 后再加试剂六。3、反应过程中注意避光。4、若 NAD+测定中△A(A2-A1)≤0.0302,NADH 测定中△A(A2-A1)≤0.0222,说明样本中辅酶含量较低,已低于检测限,可做如下调整:(1)将测定管避光静置时间 20min 延长到 60min;(2)在提取阶段增加取样量,即取 0.2g 样本或 0.2mL 样本加入 1mL 提取液。5、由于每一个测定管需要设一个对照管,本试剂盒 100 管保证测 48 个 NAD+或 NADH.NAD+和 NADH 含量的计算:(一) NAD+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75x + 0.0302,R2 = 0.9978;其中 y 为△A,x 为 NAD+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含量计算NAD+含量(nmol/mL)=[(△A -0.0302)÷0.1475×V1) ]÷(V3×V1÷V2)=135.6×(△A -0.030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nmol/mg prot)=[(△A -0.0302)÷0.1475×V1)]÷(V1×Cpr)= 6.8×(△A -0.030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nmol/g 鲜重)= [(△A -0.0302)÷0.1475×V1)]÷(W×V1÷V2)= 13.6×(△A -0.030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nmol/104 cell)=[(△A -0.0302)÷0.1475×V1)]÷(500×V1÷V2)=0.027×(△A -0.0302)(二)NADH 含量的计算标准条件下的回归曲线为 y = 0.1404x + 0.0222,R2 = 0.9976;其中 y 为△A,x 为 NADH 浓度 nmol/mL1、血清(浆)中 NADH 含量计算NADH 含量(nmol/mL)= [ (△A -0.0222)÷0.1404×V1) ]÷(V3×V1÷V2)= 142.5×(△A -0.0222)2、组织、细菌或细胞中 NADH 含量计算(1)按样本蛋白浓度计算NADH (nmol/mg prot)= [ (△A -0.0222)÷0.1404×V1) ]÷(V1×Cpr)= 7.1×(△A -0.0222)÷Cpr(2)按样本鲜重计算NADH (nmol/g 鲜重)=[(△A -0.0222)÷0.1404×V1) ]÷(W×V1÷V2)= 14.2×(△A -0.0222)÷W(3)按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NADH (nmol/104 cell)= [ (△A -0.0222)÷0.1404×V1) ]÷(500×V1÷V2)=0.028×(△A -0.0222)V1:加入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02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2mL;V3:加入血清(浆)体积:0.1mL;Cpr: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 W:样本质量,g;500:细胞或细菌总数,500 万。注 意: 检测限为 0.1nmol/mL 或 0.1nmol/g 鲜重 或 0.001nmol/mg prot